尽管今年没有给自己安排阅读目标,但还是暗自开始了名著补完计划。在读完了一系列名著之后,5月8日轮到了《三体》,5月23日读完1283页。相比于先前阅读的外国名著晦涩难懂,熟悉流畅的中文叙述让我瞬间就提升了阅读速度。

《三体》可以视为不读不是中国人,亦或者不读不是科幻人。获得雨果奖之后,《三体》的地位在科幻界得到了认可,在中国文学中也获得了一席之地,所以大可不必把它框在所谓“中国科幻”的条条框框里,它的意义已经超出了这个范畴。

说自己喜欢科幻却没看过《三体》真是个笑话,但我这个笑话还偏偏就一直没看过《三体》,我连《基地》、《沙丘》,甚至是《2001太空漫游》都没看过。我读过最长的长篇是《海伯利安》四部曲。如果《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也算科幻的话,那也可以加入最长之一,不过这个系列真的很难称之为科幻,道格拉斯亚当斯只是在笑话集里加入了科幻元素而已。剩下的科幻作品,我大多看的都是短篇集,这么算下来真正的长篇名作我看的寥寥无几。

三体1的评分最低,2比3稍高一点,这个评分还算合理。对这么长的一部鸿篇巨制来讲,第一部仅仅是一段小小的引子。(看过这个系列的每个人都应该已经学会用宇宙的尺度看世界了)。第一部主要是设下悬疑,埋下伏笔,让三体世界初现端倪。读到文革时期的章节让我想起了《鬼吹灯》,以前看《鬼吹灯》的时候最讨厌的就是《黄皮子坟》,因为不喜欢回溯过去历史,特别是那一段已经被讲烂了的时期。读到叶文洁的故事也一样,但幸好她的经历只是为了解释为什么她要联系三体世界,后面就没有这些情节了。读到地球叛军又让我想起了《冒死记录》,这部作品已经很老的,最早是在天涯上连载的,同样是科幻悬疑,同样是神秘组织对抗,其中还有一个神秘生物“太岁”,很可惜《冒死记录》系列后面越写越扯淡,硬科幻部分的功底也不够扎实,毕竟作者不是搞理工科的。

扯回来。第一部第一次让我倒吸一口冷气的地方是“三天后,也就是十四日,在凌晨一点钟至五点钟,整个宇宙将为你闪烁”,如果光看这句话会觉得特别浪漫,但放到故事里差点让汪淼自杀。抛开和外星人传话的桥段,这些在普通的科幻故事里也常常发生,第一部最让我惊奇的是三体游戏,每次读到这些章节,我都迫不及待好奇三体游戏里又发生了哪些事情,用游戏的方式道出三体世界的运行规则很妙。但将第一部与其他科幻作品相比,它确实显得平平无奇了一点。

故事来到第二部,整个系列的高潮,人类与三体的正面交锋终于迎来的终局之战。书的厚度也逐渐增加。我认为第二部主要围绕两个人展开,除了绝对的主角罗辑以外,章北海也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之一。一开始对章北海没什么好感,因为这个角色比较神秘,而且是完全不动声色的神秘,和罗辑还不太一样,看起来略显苦大仇深,因为背负了父亲的嘱托。我本身对军事这块的内容也不感兴趣。但直到黑暗森林部分,以下这段看得差点流泪。

当章北海飘进球形大厅时,五千多人的目光会聚在他身上,这显然不是看叛逃者的目光,舰长们依次向他敬礼。
“亚洲舰队‘蓝色空间’号!”
“北美舰队‘企业’号!”
“亚洲舰队‘深空’号!”
“欧洲舰队‘终极规律’号!”
东方延绪最后一个向章北海敬礼:“亚洲舰队‘自然选择’号!前辈,您为人类保存下来的五艘星际战舰,也是现在人类太空舰队的全部,现在接受您的指挥!”

面壁计划和黑暗森林法则是第二部的两个核心。面壁计划中,罗辑的咒语其实在读的过程中差不多已经猜到它的作用了,但庄颜这个角色实在太败笔。匆匆地来,匆匆地去。对她背景的描述就跟她的画一样在留白。为了拯救地球,莫名其妙被安排跟一个陌生人同住,还要陪他游山玩水,还要跟他生孩子,这我做不到。庄颜就跟古时候昭君出塞一样,做任何事情都带着目的,但书里却从来没写她有什么怨言,似乎她就这样默默接受了自己的使命,不够合理。

第二部看完,我觉得第三部似乎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故事不都结束了吗?但为什么第三部比第二部还要长,评分只低了0.1。带着这个疑问开始阅读第三部,看到最后三分之一才理解为什么评分那么高。

一开始我感觉第三部像一个宇宙公路片,人类在逃亡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发挥了什么奇思妙想,特别是冬眠技术的运用,每次冬眠完醒来,就像车开到了下一站,故事必须得发生点什么。但这种写法的问题在于读起来很流水账。所以刚开始看的时候没有太多好感。故事一直到执剑人程心没能发出引力波广播才开始有意思了起来,不过既然会写第三部,人类和三体维持的平衡必然是会被打破的,不然也没什么好写的。

随后,进入广播纪元才是真正的死神永生时代,也就是为什么黑暗森林法则成为了宇宙文明之间的一场博弈。人类和三体的短暂平衡是因为人类以广播坐标来威胁三体世界,但这个平衡是不够持久且有风险的。按照黑暗森林法则,一旦有人被发现,它就必然会被消灭,因此宇宙才显得静悄悄。这本质上很像零和博弈,一方输,另一方赢,没有合作和妥协的空间,只是说输的一方失去的价值并不会直接附加到赢的一方。因此三体进攻人类世界是一个必然结果。第三部中向太阳系发出二向箔的文明印证了“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毁灭一个星系就像用吸尘器吸灰一样,弹指间灰飞烟灭。

令人惊奇的故事始于程心和AA乘坐光速飞船逃离太阳系,这是全书第一次大篇幅以POV的视角描述离开太阳系的世界。所有写到过系外文明的科幻作品到这个时候都应该要开始发挥想象力了。但刘慈欣没有在云天明送给程心的星星上花太多笔墨,只是描写了一下星球的概貌,星球上也没有外星人,甚至全书都没有描写三体人外貌的地方。在程心回到那个行星后,时间已经过去了上千万年,读到这里相比所有人的心都凉了。程心没能和云天明见到面实在太遗憾,但他们都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归宿,不是吗?最后结尾,程心和关一帆在小宇宙中心向世界呼唤爱,可以说是标准的love & peace结局。

然而关于程心这个角色,读者的恶意实在太大了。大家主要聚焦在一个因为圣母心而两次让人类陷入危机的角色最后却好处占尽,成为最后一个女性地球乃至太阳系人。那我觉得这些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甚至有些事后诸葛亮了。执剑人的这个决定是最难的,停止开发光速飞船倒还好。总而言之让一个人背负整个太阳系的命运,能勇敢承担这个责任已经是勇气可嘉了。

整个系列差评的原因大多集中在人物塑造和原理阐释上面。大家也吐槽的在理。程心这个人物就非常典型,尽管从头到尾她的性格和目标都很一致,但从过程来看更像是一条直线。她对自己有过质疑,有过挣扎,但还远远不够,她的人物弧光应该是像心电图一样,首尾在同一水平线,中间有很大的上下起伏才对。

另一点是大段大段技术原理的解释,这倒不是刘慈欣写作水平的问题,大部分科幻作品都有这个缺点。作者想到了绝妙的科技点子,这些原理解释起来又很复杂,于是干脆让一个科学家一样的角色大说特说,把所有人都说懵为止。越是硬科幻越是难以避开这个问题。如果你只是一笔带过,绝对会有科幻死忠来挑刺说是不是编不出来就打算蒙混过关。

总的来讲,就文学性来讲,写作水平差了点,这种差倒不至于是“眼泪像拉面一样流出来”的差。就科幻性而言,很欣慰它不是一部点子文学,而是始终紧扣黑暗森林这个概念,没有“上下五千年”,也有“下五千年”的历史了。这才是真正的银河系漫游,在时间上的漫游指南。

最后修改:2022 年 06 月 02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