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和本周一连续两天看了两场电影,今年的上影节之旅于我而言就结束了。有些事情不吐不快,必须写出来不然憋得慌。
电影节惯例是电影放映完👉观众鼓掌👉片尾字幕👉观众再次鼓掌👉影厅亮灯观众离场
上周日在港汇看《死亡密码》,这场观众其实还不错,也有可能因为我坐得相对靠前,后面情况不了解。这场想吐槽的只有一点:同排有个老大爷三次打哈欠,并且打得很大声,发出“啊呜”的声音,第三次坐我前排的观众甚至已经回头看了。
昨天,也就是周一,在和平影都看了《Soho区惊魂夜》,很久没去和平影都了,差点都不认识了。这场就更离谱了,一楼有KFC,所以整场都弥漫着炸鸡的香味。电影刚开场,就听到有人略大声地说了一句“不要说话了”。放映途中,我旁边一对夫妻一开始倒没怎么说话,后来女的出去接了个电话,回来电影有一段剧情配乐很大声,于是这位女士也借着这个机会大声和隔壁男士发生了争吵(?),反正语气不是在好好说话,女士的声音很尖锐。导致我左手边的女士扭头在看她们。放映结束片尾字幕还没结束,所以影厅还是黑的,于是隔壁女士就坐在位置上一直喋喋不休,怎么还不开灯啊,电影院怎么这样啊,那么节约灯也不开的。
回家的路上好生气,毕竟是电影节,能不能尊重一下电影?以我对看电影的要求,甚至一度想说要不以后不去电影院看了。电影节的观众比普通电影还要惹人厌。
但今天又发挥了一下反思的习惯。我喜欢一个人看电影,是因为不想在看电影的时候和人交流。我也不喜欢在看电影的时候吃东西、看手机,既然是看电影,一群人做同一个梦,那我希望这个梦是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的。不过,大部分人都会觉得看电影不过是一种娱乐、一种消遣而已。如果你一本正经地正襟危坐,这些人可能还要嘲笑你干吗那么严肃认真,看个电影而已。
既然大家对电影定位不同,那只能各走各的路了。
简单讲讲两部电影。唯二特别想看的电影,所以抢票当天就抢了这两场,位置也不错。毕竟不算热门影片,最后都没有满场。
《死亡密码》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是除了大卫芬奇之外我最喜欢的导演了。在《死亡密码》里到处都能看到《梦之安魂曲》的影子。男主嗑药的剪辑和《梦》里吸毒一样。男主疯疯癫癫,摇摇晃晃的镜头对应《梦》男主母亲电视上瘾后的臆想。两者的配乐都是老搭档Clint Mansell操刀,同样也是我最喜欢的作曲家之一!虽然《死亡密码》更多是电子,但两个OST都带有强烈的压抑感。
这里就要说到导演最擅长的技法了,他很喜欢用生理变态表现心理变态。《死亡密码》的男主给自己脑袋开洞,流鼻血,戳自己的脑子;《黑天鹅》里妮娜的后背长出了羽毛;《母亲!》给女主开膛破肚;《鲸》就更具象了。这也是我看他的电影常常浑身不舒服的原因,身体的压抑加上精神的压抑再加上音乐的压抑,害得我看《母亲!》的时候直接胃痛了。什么是真正的视觉冲击加感官冲击啊(战术后仰
《Soho区惊魂夜》
太喜欢这部了,所以这次是来补票的。放映前还播了一段埃德加赖特拍的小短片,讲述自己来到伦敦后构思出了这个故事。虽然这片豆瓣评分很低,但我给了五星!这张OST去年也循环了无数次。
打动我的倒不是这个故事,结尾确实有点拉胯。本片真正的精华是双女主!我还记得女主第一次做梦,进入六十年代灯红酒绿的Soho区,她和Sally一起走下台阶,两个人都充满着对实现梦想的渴望。接下来那段双人舞我看了花絮,没有用特效,是一个演员跳完后立刻跑出镜头,躲在摄像机后面,等对方跳完后,她再从摄像机的另一边入画。那一段简直纵享丝滑,排练肯定也排练了很久。
但随后女主发行Sally在梦想中逐渐迷失了,她三番五次想要拯救Sally全部失败。警察告诉Sally你可以退出的,让她看看镜子中的自己,但Sally只是低下头。于是女主几乎是愤怒地锤打镜子,希望Sally可以迷途知返。这段看的时候差点急哭了。另外还有女主给Sally盖被子什么的,呜呜呜呜是女生之间的友谊。
结尾导演应该是想说Sally没能拯救自己,但女主最后举办了时装秀,成功逐梦时尚圈。明明想用互文的方式讲述过去和现代两个初入大都市女孩追梦的故事,然而由于侧重点在Sally身上太多了,女主遇到的困难也不过是被同班同学排挤以及没钱而已,和Sally沦落为妓的境遇根本不值一提。不过瑕不掩瑜,偶尔还是会在网盘里重温一下喜欢的桥段。